袁隆平院士曾在西南大学留下了一个破损的密码箱,黑色箱体两边锁扣皆被撬开,上面贴着一张写有多个见证人名字的“备忘录”......这个箱子是做什么的?为什么会在被撬开后留在学校?5月21日,上游新闻记者经过西南大学档案馆特别允许,跟随工作人员走进档案馆库房和校史馆,揭开了这段尘封的往事!
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,记者走进了位于档案馆负一楼的17号库房,这里恒温恒湿,一排排带锁的柜子安静地等待着求知者的光顾。打开其中一个标签写有“袁隆平密码箱”的柜子后,便可以看到一个黑色的密码箱,安静地躺在柜中。
这个密码箱通体黑色,提手两旁的锁扣皆已破损,箱盖上贴着一张A4纸,上面写着:“2008年10月27日,袁院士回到母校,这次他同样带了自己的贴身宝贝——密码手提箱......”在落款处,有着丁忠民、罗朝明、杨文、毛苹等多位见证人的名字,还盖有西南大学的公章。
原来,在2008年10月27日,在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后,袁隆平首次回到西南大学,准备给全校师生做杂交水稻新成果的报告。
西南大学档案馆副馆长郑劲松介绍,当时袁隆平已经年近八十,在用餐后回到校内宾馆时,已经是夜里9点钟左右。学校工作人员和袁老的随行人员都劝他早点休息,可是袁老心里却一直惦记着第二天报告会的事情,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密码手提箱,准备拿出演讲稿和科研资料,再好好温习一遍。
这部手提箱买于1996年,当时已经跟随袁隆平“走南闯北”12个年头,不论走到哪里袁隆平都会带上它,里面放置有科研资料和各种文件、讲稿。由于箱子“年纪太大”外加频繁使用,“打不开”这件事已经数次发生。
袁隆平的秘书在旁“吐槽”说,曾多次劝袁老换一个箱子,可是一辈子勤俭节约的袁老总是舍不得再买一个,这次回到母校看来不换也不行了。
当着母校师生的面,袁隆平有些“抹不开面子”,终于点头同意“换一个箱子”。于是学校先是找来开锁匠,在开锁匠也无法打开后,便找人撬开了袁老的箱子,并在学校附近的商场为他重新购买了一个新的密码手提箱。
最终,在袁隆平的同意下,这个旧的密码箱就被留在了学校,被校史馆保存了下来。学校为了将老一辈科学家身上艰苦朴素的精神传承下去,专门打印了一张A4纸,写明了这部密码手提箱的由来,作为当时在场的见证人,时任校领导丁忠民等人在其上留下了名字。
“差点进了游泳国家队,差点当了空军……”这是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人生履历中两个著名的“差一点”。
袁隆平曾经差一点进入国家游泳队。1952年,袁隆平曾在西南区游泳比赛的选拔赛——川东区比赛中拿了第一名。虽然袁隆平并没有经过正规游泳训练,但大家都说他潜力很大。
后来,袁隆平代表川东区到成都去参加比赛。成都小吃又多又好吃,什么龙抄手、赖汤圆等等,他一下子吃多了,把肚子吃坏了,影响了比赛的发挥,只得了第四名,而前三名都被吸收进了国家队。
而关于“差点当了空军”这件事,在西南大学档案馆里,保存着一份袁隆平在西南大学的前身——西南农学院读书时的“学生证”,这本学生证背面一段签名留言,揭开了袁隆平当年报考空军的原因。
郑劲松介绍,从小在重庆读书的袁隆平于1949年考入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,1950年该校并入新成立的西南农学院,袁隆平也随即转入,学校档案馆内还保存着袁隆平当时的转学证明。
在他就读大学期间,抗美援朝战争爆发。1951年7月,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报告团来到重庆宣讲,袁隆平作为学生代表参加。听完报告后,他热血沸腾,深受鼓舞,涌向主席台,掏出学生证,请战斗英雄签名。
当时的宣讲团成员、志愿军战士嵇炳前一看便笑了起来:“大家都拿笔记本来签名,你怎么拿的学生证?”
“袁老曾在口述自传中提到过,自己最大的特点是‘自由、散漫’,在生活中不大‘守规矩’,于是当时听报告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带纸笔,但‘追星’的劲头很足,所以索性递上随身带着的学生证求签名。”郑劲松讲道。
当时嵇炳前在袁隆平的学生证背面写下一行字:“隆平同志,为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而奋斗到底!嵇炳前。1951.7.21”。
1952年,袁隆平报名参加空军飞行员选拔,并在报名的800多名同学中脱颖而出,成为空军部队拟录用的8名大学生之一。不过后来,因为其在校大学生的身份,没有被允许参军。
最终,没有当成游泳运动员,也没能成为空军的袁隆平,在另一个领域闯出一片天地,为我国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710公海赌赌船官网欢迎您
本文由:公海恒温恒湿机环境设备提供